银行年底迎季节红利,机构加码买入,分红优势显现

 146     |      2025-11-07 17:56:59

银行股市的“顺风车”真开动了?你是不是也迷糊了

每到年末那段时间,总有人在财经圈里嚷嚷:“快看,银行板块又要逆袭了!”这不是老调重弹,而是数据实打实地杵在那晃眼珠子。依着光大证券费劲巴拉扒拉了十年行情,说11到12月,银行股竟能有个七成胜率,年头一开,更是八成能红盘。啥叫胜率?简单点理解,就是买了不太容易被拍地上摩擦——要不要这么给人安全感?

不过,咱先别急着拍大腿。话说回来,这种“季节性顺风期”是怎么养成的?大家伙都来凑啥热闹?

往深里扒一扒,银行板块这玩意儿,每年差不多的戏码可耐琢磨。头一件事,年初好几个关键经济数据都合着发布。市场这会儿呢,消息面像打了哑药,没啥大风大浪,银行的信用贷款“开门红”可成了妥妥的给力支撑。投资者按捺不住,总得找个踏实点的口袋放钱,银行板块,那不就跟过冬羽绒服一样,怎么也暖心。

先按下这个“惯例”不提,咱们再说每年年底那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你想啊,那几天财经记者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劲地蹲消息,搞得一众股民心跳加速。但凡会议提点“稳增长”放点“安全气囊”,别说银行了,传统产业都成了香饽饽。啥意思?就是市场对政策盼头瞪得圆滚滚,银行凭那点“国之重器”身份、分红底子,吸引力可不止小白老王,连老江湖机构资金都火速加仓。

不过有意思的,是保险公司成了扫货主力。这点资料里也没藏着掖着。平安人寿、国寿、泰康,几个大队伍轮着买。老平安原先爱买H股,后来发现工商建行持股快顶格了,赶紧转头冲A股,加码农行、邮储,顺带平衡一下股权结构。这套路明摆着——监管红线别踩,收益空间掂量着来。

再看中国人寿,原来吃大块头,现在悄摸转头挑优质地头银行,进了苏州、南京的前十大股东,泰康也跳进常熟银行。这思路明着写:先吃稳,再找成长,这不是要“嘬”干银行的底儿吗?

聊到这,有点意思。明面上都在讲什么“胜率”、“分红”,到底是啥在背后催化?

国投证券简单直白地说,保险资金对银行股,这热乎劲还没冷下来。哪怕大盘上有点“无人问津”,但其实越冷,他们越来劲。你说为啥?高股息呗,分红到手的感觉,就像年三十数压岁钱,眼里的光都不一样。再加上今年银行基本面还挺靠谱,估值比亲戚送的猪肉票还便宜,这不蹭着乐呵谁蹭。

说来也巧,二级市场有新玩法。资金不傻,眼看银行AH优选ETF“唯一一支可投港股银行”的身份标签,年内竟涌进10个多亿。数据没骗人,Wind上写得清清楚楚:2025年头到11月3日,这ETF吸金如吸尘器,市场“懂哥”都是这样的走法。

不过,问题来了。前阵子银行板块也不是没“哑火”。从7月11日一直到10月9日,跌得心里发慌——跌幅15%。同一时间,沪深300还甩了个17%的增长。这种对比下,银行成了妥妥“反差萌”。

可好笑的就是这样的反差。招商基金瞅了又瞅:“现在调整完,高股息资产更香了。”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摔下来,银行还能“躺着分红”,这在低利率环境下简直是稀罕硬通货。只要分红不掉队,市场越是割裂,银行股的抗跌力越“刚”。你要是手头持股,难免得咬牙杠一下:“能不能不发愁,只靠分红躺平一年?”

看交易指标,11月3号前后,银行估值普遍才0.66倍PB,同步的银行AH指数分红能给到5%左右。拉出来和十年期国债比,利差直杠杠的。要知道,理财产品的收益早摊平在地上,这种分红收益率,老股民甩手都能拍着良心说,“稳!”

从长期看,银行AH全收益指数自2017年底启动,累积涨了80%多,期间PE压缩了19%,PB压缩了37%。听起来有点意思,什么意思?就是价钱没被炒虚,涨的钱真给你分了。靠的不是估值膨胀那一套,而是真正企业盈利和持续分红堆起来的家底儿。这比很多风口上的概念股靠谱太多。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大家有点爱答不理呢?一边是保险资金“攻城略地”,一边二级市场冷得像被泼了冷水。是市场眼光太高,还是银行自己的故事不够新鲜?

一来,银行板块的逻辑没变——扎实分红、低估值、基本盘厚实。二来,市场对周期股的“审美疲劳”愈发明显。再吆喝“顺风期”,也难提起散户的激情。怎么破?还是看政策吧,政策一松口放点利好,板块想不飞都难。

其实,银行板块就是“老来俏”,就跟社区广场舞大妈似的,谁都说没激情,真上场一撩舞带子,还真有看头。数据都贴这了:今年机构越买越上头,分红又安全,放在整个A股那就是“定海神针”的存在。

更多的,是很多小散对银行那点业绩和增长没啥“幻想空间”,觉得涨幅被压着,风险虽低,惊喜也低。其实这想法有点割裂,一边盼盈利高成长,一边又想要安全底裤,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要说风险,压估值这点儿肯定列名单。银行板块在市场复苏阶段是“护城河”,行情狂热时投资者又甩脸冷落它。就像穿件羽绒服,冷时上身热乎乎,突然升温又嫌闷得慌。但长远一点想,银行靠业绩拿出来的数据和现金,远比那些炒题材、炒预期的板块靠谱,没有什么“做局”或者“割韭菜”的戏码。

说到底,银行“顺风期”这事——它靠谱,但不刺激。你既然图分红和稳健涨幅,手里银行板块就别贪恋惊险刺激。反之,如果你梦想翻十倍,那只能条条大路通创业板了,多多保重。

老话说得明白:“稳妥,是时间的朋友。”等你岁数越大,资金胆子越小,可能你还嫌弃过银行股,现在倒头来,才发现这谁家老底安全、谁家分红实在。反正年年到年底,这银行板块的火苗,总会冒一次。问题就是——你到底打算上不上车?还是继续观望,留着过冬的棉袄哪天再换潮牌?

走到结尾,还真不是推荐哪支股票,而是提醒你:低估值、高分红、季节性顺风,这仨信号齐活的时候,市场上有这样“低风险高稳定”的稀罕货,不多见。理性点,不要做短暂冲动的猎手。持有心态要变,资产配置稳点有时候,比追热点实诚得多。

那你怎么看银行股这波“顺风期”?你会不会考虑在年底跟着机构下场薅银行分红?还是继续观望,等它下次逆袭再说?留言区见——扒扒你的看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