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增速达4.8%,总产值达到8501亿元。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5.6%,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1.0%
截至2024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约24.2万家,同比增长8.8%,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壮大。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约3.8万户。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主体中,企业占94.5%,个体工商户占5.5%。产业从业人员约399.8万人。
在上市公司方面,截至2024年末,我国主营业务包括地理信息及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有77家,其中,主板28家,创业板25家,科创板14家,北交所6家。
从地域分布看,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2025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数量方面,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为69家、17家、9家和5家。2025地信百强企业数量最多的两个省份仍为北京和广东,上榜企业分别为30家和12家;江苏、湖北各有6家。而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2025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数量方面,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为51家、23家、23家、3家。2025地信最具活力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湖北,有14家,其次是浙江和陕西,各有12家,北京有11家。
在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领域,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成效显著,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0)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发布的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有103项,制修订中的有27项。其中,由我国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有16项,已发布9项,7项正在制定中。2024年以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1项,通过立项的国际标准提案4项。这些标准的研制,不仅对我国地理信息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了固化,而且使我国在相关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占据了主动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截至2024年末,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已发布的地理信息相关现行团体标准累计740项。2024年共有91个社会团体发布214项地理信息相关团体标准。(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