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浙江德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协会连续第三年发布北斗产业发展指数。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数量超过3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6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22%,北斗综合应用渗透率约90%。行业领域全面覆盖,应用深度持续增强。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超过30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过27%。在大众消费领域持续深化北斗应用,并逐步实现北斗优先应用,2025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已有52款手机默认优选北斗,出货量达2781.8万部。2025年上半年国内搭载北斗终端的乘用车出货量超1000万辆;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A-北斗平台)的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超1亿,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4300万,同比增长约75%。
报告还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已经达到1579点,同比提升了10.34%,对比2020年,指数增加幅度超过60%。体现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北斗产业的强劲增长态势。从本期报告分析结果来看,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相关指数加速增长,北斗产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业综合指数有望突破1700点。
据悉,在区域发展方面,北斗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五个热点区域,以北京市为中心的京津冀区域,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广东省,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以及以郑州、武汉和长沙为核心的华中地区。其中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最为突出,其他地区未来发展提升空间广阔。重点省份发展指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
目前,该报告已成为我国北斗领域唯一聚焦产业综合发展的年度性指数研究成果,旨在用指数的形式客观、全面、综合、细致地展示了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情况。(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